一、影片的环境
《阳光灿烂的日子》获意大利第51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第33届台湾电影金马
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摄影等多项国内外大奖。本片根据王朔小说《动物凶猛》改编而
成。是姜文作为导演的第一部作品,同时也是九十年代中国电影的扛鼎之作。在这里我们要探讨
的是《阳》中的间离效果的生成和作用。
故事发生在六七十年代,是解放后最动荡的年代,但在北京的一个军队大院里却生活着一群
充满活力,在自己的天地中享受阳光灿烂的日子的少男少女,他们厌倦有秩序的学校生活,王朔
在《动物凶猛》中写道:“我感激我所处的那个年代,在那个年代学生获得了空前的解放,不必
学习那些后来注定要忘掉的无用的知识。”[1]然而周围的环境是:“北京还没有现在这么多的汽
车和高级饭店,比我们大几岁的去了农村和部队,这个城市,属于我们……”
影片从侧面向我们展示了历史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在马小军他们的眼中的历史,历史是什
么?不就是每个人眼中的一个个瞬间和事件吗?我们所得到的历史是对日常故事叙述的一种总
和。《阳》片名就告诉了我们一个马小军对那个年代的主观感性的认识——阳光灿烂。这生成了
马小军的回忆的环境:“我的故事总是发生在夏天。”
二、对记忆的间离
“间离效果”(Verfremdungs effekt),又译为“陌生化效果”,最早出现在俄国形式主义
艺术家维克多.斯克洛夫斯基的著名文章《艺术作为艺术手段》中,后来为德国著名戏剧家贝托
尔特.布莱希特发展成为更成熟的艺术理论,并作为其最主要理论思想为世人所熟知。“间离”
这个词有着比较广泛的含义。它首先是一种认识论,一种认识我和非我的途径。布莱希特本人说
过:“间离方法的反映是这样的一种反映:它能使人认识对象,但同时又使它产生陌生之感。”
[2]也就是说,间离的方法在广义上讲,是一种对事物“认识——不认识——重新认识”的过程,
这受到了黑格尔——马克思的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黑格尔说过:“众所周知的东西,正是因为
它是众所周知的,所以根本不被人们所认识。”[3]这也正是马克思所说的“否定之否定”的认识
事物的过程。
间离效果这种戏剧表演理论,如今已经在改头换面之后深入到几乎各种艺术形式的创作当中
去,它已经成为了一种艺术观。对电影的影响尤其大,在电影创作的过程中艺术家们改编了布莱
希特表演理论。见下表:
讲述者 被讲述者 听者 讲述方式
戏剧 演员 角色 台下黑暗中的观众 表演或
(只有演员) 有限的其他方式
电影 演员, 角色,气氛 影院黑暗中的观众 表演、蒙太奇语句
旁白者 和其他丰富的视觉听觉方式
由于电影是一种特殊的表现力比较丰富的艺术形式,所以在电影的叙事中演员表演的地位下
降了,它与戏剧不同,表演不再是几乎唯一的表达方式。演员表演是在电影的众多手段的共同作
用下失去其地位的。它不同于话剧表演,应为它不是即时的,不是舞台的。一部电影向你讲故事
的方式是多样的,通过表演、声音、蒙太奇等等。电影继承了间离手法更多的是在认识论范围内
的,是理念性的。
本片的叙述方式之一——回忆就是一种间离方法。记忆是对事物的再认识,而在回忆的过程
中往往会产生对事物的“不认识”,从而产生再认识的好奇心并进而对事物产生更深层次的认
识。全片是在对往事的回忆中进行的,有了这样的一个大前提,我们就不必再去在乎某一具体事
件的逻辑真实。在片中有下列三个层次的讲述者:夏雨扮演的马小军、第一人称旁白者“我”、
导演姜文。前两个讲述者的身份是明显的,他们一个出现在画面内,“扮演”着画外的“我”,
而画外的“我”带领着观众走入那个时代那个环境,他是比较神秘的,他比画面上的那个马小军
理智,会说出一些总结性的评价性的话来。而第三个讲述者导演本人与影片的关系属于电影次文
化的范围,我们在这里暂且放下不谈。
影片的第一人称视角导致了讲述的限知性质,也造成了和回忆相符的主观意味。“我”对某
些事情并不知道,或者是以猜测,疑问的口气讲述,甚至有时候会否定自己前面说过的话,比如
在莫斯科餐厅一场戏中,“我”说:“哈哈哈,千万别相信这个,我从来也没有这么勇敢过,这
样壮烈过,我不断发誓要老老实实讲故事,可是说真话的愿望又多么强烈受到的各种干扰就又多
么大。”在这一场戏之后观众就更明确地知道了“我”是多么的靠不住,他的讲述也仅仅是一个
从个人出发的讲述罢了。这是一处极明显的间离段落,对熟悉的过去的讲述被陌生化了,迫使观
众去思考:记忆可信吗?讲述可信吗?一切都是主观的吗?甚至:真实是什么呢?从而产生每个
人自己对上述问题的新答案,完成了对事物的再认识。
“我”不但是叙事者,也是一个抒情主人公,画外音作为一种语音的音乐,与画面对立起
来,形成了一种形式上的间离。画面上的反情节段落,和缓缓的懒懒的声音(又是伴以音乐)以
丰富的方式表达出种种气氛和情绪。比如马小军清晨送米兰回家一段,画面上是非叙事的蒙太
奇,表现清晨的清新感觉,画外音是:“那时我一生中最美好的一天。晨风的抚摸让我一阵阵地
起着鸡皮疙瘩,周身发麻。我还记得有股烧荒草的味道特别好闻,可是大夏天的哪儿来的荒草
呢?但无论怎么样,记忆中那年夏天发生的事总是伴随着那么一股烧荒草的味儿。”声音是一种
抒情评论性质的讲述,它与画面并没有直接的关系,这种讲述对自己的讲述本身提出了疑问,产
生了陌生化的效果,加上马斯康尼的《乡间骑士间奏曲》配合出一场既抒情又引人思考的戏来。
本片中间离效果按照以上步骤使观众对讲述和讲述的对象记忆产生了思考。那么到底间离是
否能让事实变得清晰,回忆变得真实呢?那要看我们在间离效果带给我们的思考中得到的答案是
什么了。这是个对真实标准的思考。我的答案是:真实就是模模糊糊的,似是而非的,只存在于
每个人的记忆当中,每个人有自己的真实。而讲述是感情在真实上的再创造,它很难是真实的。
正如片中所说:“我悲哀地发现根本就无法还原真实。记忆总是被我的情感改头换面,并随之捉
弄、背叛我,把我搞得头脑混乱真假难辨……”带有间离效果的讲述是比较客观的,但那就是真
实的吗?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参考一下维特跟斯坦的这段话:
“或者我们是否可以说确实性只是一个构造出来的点,某些事物更接近它而某些事物则不那
么接近它。……”[4]
三、间离的其他对象
1、 对性意识的间离。这是一部和青少年的成长有关的电影,所以青春期的性萌动是不可缺
少的话题。片中出现了两个主要的女孩儿,于北蓓和米兰。马小军对于北蓓的态度始终是“畏而
远之”的,表现的是他们压抑自己的一面,因为他怕别人说自己。洗澡一唱戏最后已经说明了在
他们的集体中,对异性的欲望——哪怕是最天然的也会遭至一脚并被说成“你怎么那么流氓?”
而这次出现的也正是于北蓓,她是压抑的象征。而米兰虽然永远是高高在上的,但却是一种欲望
的象征。从穿游泳衣的大照片到“睡觉时无意中裸露出来的身体”,与米兰接触时马小军大多数
时候比较自我,在没有刘忆苦——这个地下道德规范的象征——的时候,他是不耽于表达出自己
的想法的。但在莫斯科餐厅一场戏中,两个人的象征地位模糊了:“天哪!米兰是照片上的那个
女孩儿吗?还有于北蓓怎么突然消失了呢?或许她们两个根本就是同一个人,我简直不敢再往下
想……”这就形成了对性的意识的一种间离。对性意识的压抑和对性意识的发现是同时存在但又
影响的,所以马小军在这个时候发现了这两者的合二为一的关系,于是发生了间离效果,观众开
始思考,压抑会导致性意识向怎样的一个方向发展?对性意识的发现过程中是否一定要有压抑才
会是正常健康的?“吹气球”一场戏是表达了这种思考的。马小军把爸爸的避孕套当成了气球
吹,气球从父母的结婚照前掠过,和后来弟弟出生时他说的话:“后来我才知道弟弟的出生和我
偷开爸爸抽屉玩儿那只大气球有关……”所有这些都表达了那个时代的性观念,性活动与其生殖
功能的关系和对欲望的压抑,这段戏是与上述两个女孩儿的象征意味相关的。
2、 对暴力的间离。对暴力的间离在这里着重谈一处,就是“胡同打架”这一场。同样是一
个声画对立的场面,画面上是激烈得甚至有些残忍的打架场面,怎么样看也不会有崇敬的心情产
生,但是,在加入了广播节目结束后播出的《国际歌》后,效果就完全不同了。情绪激昂了,好
像你也是街头上的少不更事的青春少年了。这种陌生化是在形式上使用的。这种安排表现出一种
对暴力的信仰,对暴力的思考。在那个动荡的年代,男孩子们,尤其是生活在军队大院里的男孩
子们,遵守的信仰就一定是暴力,这种最原始的最动物凶猛的力量。马小军说:“我最大的梦想
就中苏开战,我军的铁拳一定会把帝国主义的战争机器砸得粉碎……”
3、 对父权的间离。父亲和老师一样都是有时候需要敬而远之的东西,但是在《阳》中,儿
子和学生仿佛有需要回避的原因了。这是一个父权下降的年代,父亲随军长期出门在外,“我们
获得了空前的自由”。这种心情下面这段王朔的小说原文已经表现得很露骨了:“我在很长时间
内都认为,父亲恰逢其时的死亡,可以使我们保持对他的敬意并以最真挚的情感怀念他又不致在
摆脱他的影响时受到道德理念和犯罪感的困扰……”[5]在马小军的年纪,他们成长起来了,他们
开始觉得自己的父辈已经老去已经不管用了,并且老师也是一样,古人说“一日为师终身为
父”,可文化革命中的这种“父”的地位比真正的“父”的地位下降得要大得多。看一看“上
课”那场戏中的胡老师的处境就知道个大概了。父权(包括教师)的权威性,与当时的实际情况
形成了间离的效果,从而引发人们对那个年代的思考。
四、结论
上面我们对《阳光灿烂的日子》中得间离效果作了一个比较简单的分析,目的是想解释电影
中得间离效果的生成和作用。下面我粗浅的作一个小结。
1、电影中的间离不同于话剧或者其他领域的间离,它的定义应该是这样的:电影的间离是这
样一种艺术手段,它先对某事物利用种种电影语言进行正面的叙述,然后再对上述叙述的局部细
节或全部内容做出破坏和推翻。
2、无论是对间离效果的营造或者是接受都是有步骤的。我们可以这样描述间离效果形成的过
程:
(1)、从创作者的角度看,营造间离效果分为两步,即:正面叙述和反面间离。
(2)、从观众接受过程的角度看,观众对事物经历了:是——不是——是的过程。
3、分类:电影中的间离方法按间离的对象不同可分为内容间离和形式间离两类。
4、 作用:间离效果的作用是:“想”。即迫使观众去思考,思考那些创作者希望你思考的
问题。这和布莱希特的“史诗剧”的创作理论是一致的,我用布莱希特说明其史诗剧特点(同时
也是电影间离效果产生的作用)的话来结束本文:
“把观众变成观察家/唤起他的行动意识/促使观众做出抉择/向观众传授人生知识/把感受变
为认识/表现人必须怎样/存在决定思想……”[6]
-------------------------------------------------------------
[1] 《王朔文集》第四卷,华艺出版社,1995年,第251页
[2] 转引自《布莱希特论戏剧》,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第7页
[3] 《精神现象学》,迈耶出版社,1949年,第28页
[4] 《论确实性》
[5] 《王朔文集》第四卷,华艺出版社,1995年,第259-260页
[6] 摘自布莱希特《马哈哥尼城的兴衰》的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