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听一位老教授说,他不大做卡片。他要做的,是“烂熟于心”。这样,就能文思泉涌,左右逢源。
其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偷”。道理人人都懂。只不过,我们寻找新的、好的、“科学的”、现代的外语教学方法时,到头来发现( only to find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当然,学好英语,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可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不过,大致上,不外乎“分析”与“综合”。我学英语,用的是前者。我最初在这里贴了些关于“记单词”的小文,挨过不少板砖 ――― 学英语不能靠死背单词啦,你简直是记单词狂人啦,等等,不一而足。这就是“分析”法的毛病 ―― 我怎能在一篇小文中面面俱到?我只能说一个方面啊。这样,你只能让人家“见树不见林”。可是,限于篇幅,我又不能先声明,我也认为学英语不能靠死背单词,等等。
现在回过头来看,我觉得,学语言,似乎“综合”法更合适些。语言,就“学会、应用”的目的而言,它只是一种技艺。它适合作“整体模仿”( global imitation )。
English, 最好是去 learn(学会) 而不是去 learn about (学习与之相关的知识);更不是去 study (研究)。
我所走过的弯路之一,就是:我曾经不自觉地把英语当成一门学问去学;我曾经努力地去learn about English,我知道从语法、教学法开始,到奈达( Nida )的现代翻译理论这许多“外围”情况。相反,如果我用这些时间和精力,做“笨鸟”式的努力,相信一定会在掌握英语这一技能上“先飞”。
然而,这种办法,在“科学发达”的今天,作为教学法,是注定行不通的。:(
为什么?且听在下慢慢道来。
前文说过:学语言,似乎“综合”法更合适些。语言,就“学会、应用”的目的而言,它只是一种技艺。它适合作“整体模仿”( global imitation )。
然而,这种办法,在“科学发达”的今天,作为教学法,是注定行不通的。:(
为什么?也许是因为:
1. 在“科学发达”的今天,人们倾向于把对象作越分越细的“分析”,支解。作为教学法,也总要冠以“科学”理论的指导。特别是主流的号称“科学”的考试方式,更是定下了主调。因此,大家会宁愿因走些“弯路”,而直奔“敲门砖”的捷径;
2. 学的人,需要“糖衣”包裹着的药,吃起来舒服些。也就是说,要求讲解透彻,“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反对“死记硬背”;
3. 教的人,如前文所说,也只能跟着“考试”走。更何况,还得体现自己的“教学水平” ―― 最好的办法,当然是把一种技艺化成一种高深的学问来教。
总之,目前的客观情况就是这样。暂且表过不提。
我所走过的弯路之二,就是:我曾经把太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精读”上,“精益求精”;从而影响了泛读量。
也许大家都会同意,离开学校以后,“笔头”还玩的过来的人,多数不是单靠语文课本学过来的,而是看过好多的“课外书”。学英文也是这样。由于种种原因,我们这里的英语教学一向不太注重泛读量。而据我所知,香港的中学的课程设置上,泛读要求会高的多。一般是与“精读”并重。
在学习英文的方法上,常会碰到一些似是而非的说法.
一说:"多读英文小说就行了."
谁说不是呢?我们读高小的时候,就能勉勉强强看懂《水浒传》的故事.但严格
说起来,其中因为不认得而"跳过"的中文单字是多如牛毛的(很惭愧,我至今也还有
许多不识).但是这个方法,即使套用在最吸引人的英文小说上,也不易行得通,为什
麽呢?
这是因为:从"明"的方面说,中文可以看边旁而猜字,再加上下文,大体混得过去.
可是英文程度低的人,却不大会认得英文的"边旁";而如果生字比上下文还多,谁能
看得下去?
从"暗"的方面说,中文毕竟是母语,不曾见到过的,可能会"听"到过.
二说:"只要好好掌握二千个英文常用单字,就可以走遍天下".
持这种看法的人,多半是资深学者.就像皇帝不知百姓苦:"没有饭吃何不吃肉?"
随便打开一本英文小说,如果不认得一万以上的词汇,阅读是不易顺利进行的.而学
外文(不是"第二语言",主要还是靠读得多.即便本国文也是如此.一个学生,可能各科
成绩都很差(包括语文),但是他(她)的语文真实水准却怎么也差不到那里去.因为,
他(她)一定会读过足够多的课外读物(本国文字的图书报刊).而其它学科的真实水准就难
说了.
一般说来,用于以提高阅读能力为目的的泛读材料,最好能略微高于自己已有的阅读水平;以每页不超过5 个生字为佳。这样,可以集中力量去扩大阅读,又不会因为多查字典而影响阅读兴趣;而用于以提高写作能力为目的的泛读材料,最好能略低于自己已有的精读水平,这样,可以集中力量去消化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