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以前卫和新锐著称于世的戛纳电影节,对未来一至几代电影人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因而,
关注戛纳,就在很大程度上关注了未来电影的走向,尽管中国电影的主流已开始趋向以商业化为
特征的好莱坞模式,但要参与到这些模式当中去,到戛纳这个"大师速成班"镀金是非常必要的。
今年,中国惟一入选竞赛单元的,是贾樟柯自编自导的第三部故事片《任逍遥》,这是一个讲述
两个19岁少年抢劫银行的故事,很遗憾,它是由日本、法国、韩国联合投资拍摄的,而且这部影
片也极可能和他的前两部影片《站台》和《苏州河》一样,不能在影院中与观众见面。《任逍
遥》这部影片被外电评为风格诡异迷离,一反贾前两部的现实主义风格,贾樟柯对此并不表示认
同,他只是认为,是数字电影给我们带来了写作权利的回归,传统电影的传播方式也注定会被颠
覆。随着DV机在新电影中的运用,更多的贾樟柯的出现将成为可能。有分析家认为,贾樟柯代表
华语电影参加全球最重要的电影盛事,标志着中国电影的格局正在改变。成名的大腕们,凭着其
独特的视角和技巧拍出另类的电影获奖,并成为大师,然后以大师的身份重回世俗中,去拍更加
好莱坞化的大场面与俊男靓女交织成的凡俗故事来赚取票房价值,从某种程度上讲,这样的轮回
对戛纳这个以特立独行著称的电影节颇具嘲讽意味。但好在江山代有才人出,今年在戛纳"一种注
目"观摩环节中上映的戴思杰执导的《巴尔扎克与小裁缝》、刘冰鉴执导的《哭泣的妇人》及陈国
富执导的《双瞳》让我们看出这样一种意味。而陈凯歌参与的由世界7位知名导演合作的《十分
钟,年华老去》,从某种意义上让我们看到一些久违的激情。(成都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