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注意到一个奇怪之处(不知是否偏颇,但绝对存在):中国现当代小说大都重情节的叙述,少
有议论性文字的出现。中国古代小说虽也如此,但至少还有“太史公曰”,“有《西江月》为
证”等补充。现当代小说不仅是少有感叹,在字里行间作者渗透着什么样的感情也往往瞧不出端
倪。换句话说,中国现当代小说有种严重的不可分析性。(当然他们可以解释说是在模仿米兰昆
德拉或者博尔赫斯,那样我的功底不够,识不清档次)我读《简爱》,《癌症楼》等作品,很容
易就能碰触到作者炽热的灵魂,从而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但见到中国小说,欲待剖析却总感到
无从下手。在那些莫测高深的文字背后,隐藏的是中国作家们老奸巨滑的沉默与不动声色。他们
在作品中很少有真挚情感的流露,显透,或暗示。可叹的是,即使在文学作品里,作者也不敢
(不愿?不屑?)光明正大地登台亮相(现在又不是魏晋时期),而只会隐藏在人群中保持沉
默。所以我个人觉得,对现当代小说的评论难做。对小说产生的源泉---作者的情感生命不知底
细,便只能对作品的结构,语言风格等次要因素大发议论,末了再空头添上几句“引起读者思
考”,“有深刻的思想内涵”之类。而这些套话正是我们初高中语文教学评论文章时的习惯性用
语!
据说〈废都〉被禁前销量很好。我不大清楚贾老作此小说的真意何在,但至少总不至于是诲淫。
可是,人们会对此深究吗?令他们掏腰包的恐怕只是那些淫荡文字吧![wdb13][wdb13][wdb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