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风
人之最初情感来自风花雪月,人是天地灵气造化了的万物灵长,而人世也才具有了西施浣纱
的千古风情,有了黛玉阴霪的葬花天气。当人困惑而不知所为的时候,需要自然风月的轻轻安
抚,揉平心上的创伤,舒舒心中的哀怨,似乎还找到了知己。
很久很久以前时,那是个烽火不息的时代,楚国的乌鹊当道而忠贤放逐;滚滚的狼烟翻腾向上,
连着盘旋的乌雀,将阳光遮掩,而浓黑的天色下,预示着将是一场腥风血雨。雨还没有下来,秋
风徐徐的吹着。屈原在江边抬起头,两眼欲穿过浓黑看到阳光,但又低下头,只聆听着,秋里哀
哀的凉风。“乘鄂渚而反顾兮,诶秋冬之绪风”,这是听风的开始,以后每有不快,中国文人都
要听听风,寻找心灵慰藉之所。
风是有声音的,所以才能听风,所以才要听风。风吹过什么样的事物,对应着某个事物的声
音,我听到过竹林风声,松林风声,夜晚荒原风声,等等也有小巷风声。其间味道各不相同;竹
林听其劲,松林听其苍,荒原听其辽阔,而小巷则听其幽远。竹林需要意气风发时听,松林需人
世感悟时听,荒原需飘忽不定时听,而小巷则需静夜孤独时听。竹林定举头仰望听那劲挺的竹长
之势,松林定闭眼听其枝叶摇曳的喧哗之声,荒原定放眼最远处听草树日暮里的飘渺,在小巷定
低头凝视石板,听自己的脚步在小巷深处。竹林中求其上进,松林旁求其安抚,荒原上求其豁
达,小巷里求其凝神。竹是志同道合者,松是生死之交者,荒原是通晓世道、通古博今的哲人,
小巷是知情知性、心心相印的知己红颜。其通通感受都来自不同情与不同景的选择,观临着,思
考着,心儿似乎多了一窍。
曾经的李白袖子空空的,飘飘然,仿佛总有一股风生在他手中,李白诗中的一句:“长风万
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想象着他披着宽大的衣服登上高楼,在近窗的长椅坐下,点上些
小菜,举起随身的大葫芦,将空中的秋风和葫芦里的酒一起喝下,再引亢高歌:“弃我去着昨日
之日不可留,乱我心中今日多烦忧!”啊!此时诗情画意俱融一体,这李白,听风的诗人,遂成
仙骨诗人,而听风的秋雁,也遂成风情之雁。李白以“逸”行世,足见其不与权贵低眉折腰,在
秋风萧瑟中仰视天之辽阔。而同样姓李的李后主,在小楼,在昨夜,听到了又一年的春风,却只
能在春风春雨里自成一统,无奈,忧愁,象那落花逐水流。一个风流天子,多情多感,雨打风吹
他的无限江山。唉哎,虽说不干风月,但凡有情人听过,总也得陪上几滴不值钱的泪水。李白所
属秋雁类,李煜所属春雨类。李白听秋雁秋风,李煜听春雨春风,李白像是魏晋的阮嵇,李煜像
是贾府中的黛玉。各种风韵,大江东去,小桥流水;大漠古堡,江南民居;古道瘦马,墙角促
织;北方的沙尘,南方的雨丝,等等各态其趣。但是想想,经常的听风,被风所吹出来的性格,
还是阳刚一点的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