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主题 : 中庸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0  发表于: 2002-04-13   

中庸

中庸最先由孔子提出:“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其意是说中庸是最高的道德。
中庸的基本原则是“允执其中”,要求把握适当的限度,以保持事物的平衡,使人的言行合于既
定的道德标准。中庸又称“中行”、“中道”、“中和”,中即无过不及之意,庸即平常之意,
中庸即折中调和之意。用礼来节制、调和出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且又不偏羽礼,这就是中
庸。正如孔丘的学生有若所说的,“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
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中庸在政治上的应用就是礼让相提,不争为和,以礼让为国,其目的就是要消除矛盾,保持社会
安定。也就是说用“和为贵”的中庸之道来缓和极度激化的社会矛盾,以达到消除对于政治权力
的争夺,防止僭越行为的出现,从而恢复周礼的目的。但是,要把当时动乱的社会纳入没有争夺
的中庸境界,从而恢复、维持就有的名分地位,这是根本可能的。
从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到孔丘思想的终极目的是一种社会的倒退,是他思想体系中保守的一
面,是极度不切实际的。如果说孔丘的思想只有这一部分的话,儒家是不论如何也不会为新兴的
封建统治者所接受的。相应的,在孔丘思想体系中还存在着积极的、进步的一面,那就是孔丘思
想体系的核心——仁。
仁,是中国儒家学派道德规范的最高原则,孔丘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仁”的含义就是以血缘亲
情之爱为出发点;将这种感情推己及人,把亲亲之爱自然会化为人人之爱,即“仁者爱人”;然
后在不断的社会实践中,将“仁”的思想转化为品德与性格,使其成为一种内在品格的自然表
露;最后达到“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的境界。从“克已复礼,天下归仁”可以看出,孔丘认为
礼是道德的标准,而仁是道德的属性,只有具备了仁才不会违礼。
仁的思想是孔丘保守思想体系中进步的一面,它一方面继承和发扬了晚期氏族政治体系的民主
性、人民性,另一方面顺应了春秋时期社会变革、奴隶解放的历史大潮流。所谓的“仁者爱人”
从某一方面来看,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包含爱护劳动者的成份的。这也就是所谓的“忠恕之道”,
推己及人则“忠”,不强于人则“恕”。
然而,孔丘的“仁”并不是超越阶级的,它有着十分严重的局限性,其局限性就在于“仁”借以
产生和立足的基点——就是“尊尊”和“亲亲”。“尊尊”是奴隶制等级制度,“亲亲”就是血
缘宗法制度。爱人与爱亲的区别,正是由于血缘宗法制度;而爱有等差,正是源于奴隶制等级制
度。所谓的“推己及人”,其主要是要将忠孝敬慈,这一套伦理道德推而广之,使人人能够自觉
遵守。而“仁者爱人”,在孔丘的眼里,也是有着明确的等级划分的,是必须严格遵守血缘宗法
制度的。正是由于这一点,孔丘提出了那个公开欺骗的“三讳”和“父子相隐”;也正是由于这
一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过是一句空话。孔丘所说的“己”与“人”,是有特定的对象
的,他不认为一个君主和一个臣子可以平等的往来,也不认为一个先生可以和他的弟子平等往
来,自然一个男人和他的妻子也不能够平等往来。
由“仁”的思想出发,孔丘又引申出“孝第”和“德政”,这两个概念。
“孝第”从其实质上讲,是维护宗法血缘关系的纽带,是礼的核心。而将“孝第”推而广之,用
于国家社稷即是忠君爱国。
如孔丘的学生有子说:“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
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亦为政,
奚其为为政?”
孔丘把“德政”作为最理想的政治手段。他认为,如果用德和礼对人民加以感化,提高人民德道
德水准,就可以使其自觉的消除犯罪的观念。这种思想实际上是一种着眼于收买民心的政治统治
术,但它还是有其进步意义的。孔丘虽然终其一生都在为复兴奴隶制度而四处奔走,但他依然是
承认时代的变化的,也愿意实施某些改良措施,如减轻赋税、用民以时、藏富于民等观点,这是
顺应时代潮流的,是孔丘思想体系中进步的一面。
宗上所述,孔丘思想体系是一个矛盾体。一方面他要维护周礼,推时代倒车;而另一方面他也承
认时代的改变,对劳动人民表现了一定程度的同情,愿意实施改良措施,以顺应时代潮流。但从
总体来看,孔丘的思想体系还是保守的,对于当时的社会环境而言,无疑是迂腐的。虽然有些思
想是具有进步意义的,是被后世封建统治者所继承的,但是这些都不足以在政治上确立其正统地
位。
级别: 新手上路
显示用户信息 
1  发表于: 2002-04-15   
回复:
我为人有些偏激,但是还是很尊重中庸的
级别: 新手上路
显示用户信息 
2  发表于: 2002-04-26   
回复:
其实中庸从字面上解释时,是做事情不左不右,很合适,很和谐。还是挺有道理的。
不过就其深刻的内涵和历史意义,^_^,偶学自然科学的就不是很懂了。
级别: 圣骑士
显示用户信息 
3  发表于: 2002-04-26   
回复:
孔丘终也不过是站在统治者的位置予以殖民之道,
他讲德政,为的是统治之力。

对于百姓,他讲的是无为,
政颓,然不可废。
这就是人民的德,
和愈说的不破不立向悖。

他说的中庸似乎也是一路的思想。。。

仁则正面的思想多一些,然而也是出于无争。。。
给予人同,和乌托帮一个道理。。。哈
命运虽然残酷,属于自己的剧本倒也独一无二。
描述
快速回复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