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书中,频频出现酒字以及与酒相关的情节。例:酒店邂逅桃园义;
关云长杯酒斩华雄;吕布病酒令禁之;曹操横槊短歌行;张飞灌酒败张合(左合右
耳);许褚醉酒被欺等等等等。以天子,诸侯,上将,谋士,文官,武士,书中几
乎无一人不饮酒。(好象没有明写诸葛亮怎么喝,但是庆功喜宴,来往应酬,觥筹
交错大概也难免来几杯,呵呵。)可见三国时期,酒已经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嗜好品,
在社会的中上级阶层非常流行。
那么,三国的英雄们,喝的是什么酒呢?这就是我们最感兴趣的话题。
说到三国的酒种类,必须从酒的种类说起。酒大致可以分为黄酒,白酒,果酒,
配制酒,啤酒等五大类。我国是黄酒的发源地,自几千乃至上万年前的原始社会,
种植业从畜牧业分离出来的同时,如黄酒的这种米发酵酒的酿制就已经有了一种实
际生产的可能。比如现在的绍兴酒,《吕氏春秋》“越王之栖于会稽,以酒投江,
民饮其流而战力百倍”说明了从两千多年前绍兴黄酒的酿造就已经有了很大的规模,
并一直流传至今。在汉末的三国,黄酒的酿制工艺已经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水平。
并且已经有了很多花式和种类分别。如曹植的《酒赋》中有句:“宜城醪醴,苍梧
缥清”,即指宜城一带的酒黄且浓厚,苍梧一带产的酒色白而清,味淡而言。
而白酒(蒸馏酒,烧酒),据各本书考证有四种起源学说:分别是东汉自创,
唐自创,宋自创,和元朝时由外传入,我个人觉得是宋自创学说较为合理。理由在:
唐宋人在饮酒做诗当中对酒的饮用量描述急剧减少。唐代以前,往往“飞酒数斗,
大觥来申”,宋朝却:“一生须几两,万事付三杯”,何等的区别?
以上说明三国的英雄们,还没有福气喝到烧刀子二锅头这类豪气干云的白酒,
茅台,五粮液,剑南春,泸洲老窖等都属于近几百年脱颖而出的名酒,更是忽略不
计。而“牧童遥指杏花村”一句,虽然现在杏花村指的是山西汾酒,但山西汾酒
蒸馏的历史并不在宋以前,在唐朝的汾酒也只是黄酒一类。
至于果酒类葡萄酒,我国在汉代就已经有专门为了酿制葡萄酒的大片葡萄种植。
《史记-大宛列传》载“宛左右以葡萄为酒,富人藏酒至万石,久者数十年不败...
汉使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植苜蓿葡萄,肥沃地,.......离宫别观尽种葡萄苜蓿
极望”,三国初期曹文帝曹丕也说:“中国珍果甚多,且复为论。葡萄......酿以
为酒,甘于曲(上薛下木),善酿而易醒”。但是葡萄酒在当时远不及黄酒的普及,
而且因为葡萄酒味甜,劲道不如各类黄酒等原因,当时文人侠士饮葡萄酒者不多。
大概只作为宫廷或者上层贵族偶尔的点缀罢了。
配制酒一般做药酒计,不说了。啤酒说来话长,中国按说也是这种麦牙酿造酒
的起源地,但是后来技艺渐渐失传,也罢了。
综上所述,三国英雄们,喝的绝大多数还是以谷物酿制,未经蒸馏烧制的黄酒
类酒。但黄酒仅仅是一大总类的称呼。酿制工艺流程类似,过程分门别类,地域多
种多样,原料米水曲,工艺,时间等等等等的区别,造成了在三国时代黄酒名色品
种的多彩多姿。据当时曹操《上九酝法奏》的记载:官司的名酒种类就达百种以上。
到了宋朝的时候更是百花齐放,如瀚海星辰,数不胜数。
三国时期的酒,并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喝的。灾年禁酒,平常年节酿酒须由有司
管辖。酒税等同盐税,私酒贩卖者重刑。一般百姓最多只能在丰年过节“染唇沾舌
而已”。饮酒作乐,以好酒为消遣,是中级阶层以上所能做的事情。象刘备关羽没
出道之前,只能在“村店”沽几杯浊酒解解馋罢了。(看来诸葛亮在草芦中不见得
有很多酒喝,出山也许是为了喝个痛快,呵呵。)
三国的酒文化也是非常的引人注目,曹操的《短歌行》不用说了,杨雄,曹值,
王祭等都曾先后做《酒赋》,哈哈然腹大如壶,尽日盛酒,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如果能跟三国英雄坐在一起痛饮个三天三夜,便不死也无憾了。(当然不能死而无
憾,不死就马马虎虎)
哈哈哈哈,再来三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