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老舍印象不深,小学依稀学过他的养花和养猫,还有一篇模糊的关于蒙汉情深何忍别,那时
还有默写其中的片段,遥远的童年对于文学的定义却是这样的没有概念,好和差的分别如果不是
出现了病句修改里,真的是难以辨认,在高中的时候,主要是受了梁实秋对老舍的回忆,说他写
的七律很是一般,雅舍主人显出自己文学上贵族气,好象老舍只是作为泥腿子,象是骆驼祥子那
样在北平的市井里奔波混口饭吃。我对于梁实秋观念的改变经历了两个阶段,高中,高一的时
候,真把他当神给供起来了,也把他当作文学殿堂里真真意义上主人。雅舍系列散文和翻译的莎
士比亚40余卷,不得不让我仰望着他。但是随着时间推移,自己对整个现代文学历史逐渐认识,
慢慢的有了变化。这个变化是必然的吧,因为先前的眼界是狭隘的,作出的判断有着太多主观上
的偏颇,而且那时只看评论不看作品的习惯,使得我走进了误区,直到最近翻开老舍的一些作
品,让我重新认识了这位人民艺术家,这位曾经在未名湖里呻吟的老人。
骆驼祥子是老舍最满意的作品,对于这部作品的意义,没有必要罗嗦,如果只是从文学上看,
也拥有无穷的魅力,他在《我怎样写<骆驼祥子>》里谈到的,山大的一个朋友和老舍闲谈,随便
谈到一个那个朋友曾经用过的车夫,那车夫自己买车,又卖掉,如此三起三落,到末了还是受
穷,后来被军队抓去,又偷偷牵了三匹骆驼来。很简单的一个情节,老舍当时就说:这颇可以写
一 篇小说。我不得不佩服老舍丰富的阅历和想象力,是他把这样一个简单的故事,溶入老舍自
己 的感悟,洋洋洒洒写成一篇伟大的小说。没有人能怀疑老舍的写作能力,对老舍做过鄙夷的梁
实 秋,由此倒让我感觉他的浅薄----当然,只是看人上,而不是为文。在梁实秋看来,一个文
人,最主要的,是他的文采,他的学识,而小说家是不在其列,胡适不会写小说,至于文采,实
在一般,但是他的学识弥补了他另外的不足,梁实秋看来还不错,徐志摩小说不会,学识一般,
但是他的文采又弥补了他另外的缺陷,梁实秋看来,还不错。而在梁实秋眼里,老舍写的小说既
没有丰富的文采,学识又是缺乏,于是总会面带不屑。但是现在要说,他看走了眼,老舍并不是
缺乏文采,也并不缺乏学识,只是他要恰倒好处的带到他的小说里,他是作家,再文学家,首先
他要写出小说,而不是散文,散文注重文采和学识,但是小说却是情节。要把握文章的情节不是
件容易的事,那需要很强的能力来控制整体,把握情节的来龙去脉,却不是局部的修饰,那仿佛
只是画眉一般,轻描淡写。(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