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前段时间看到报纸上还是哪里有一篇短文,大意是说他国对自己国土的意识非常强,而我们
从小到大,只是一个960万平方公里,仅仅“精确”到十万这个单位。这么说来,倘若某日由于种
种可能一不小心少了那么几万平方公里,于960万而言大概也是毫发无损的。这是题外话,下面是
一篇转贴,大致描述了中国历史上的疆域变迁,虽然不是图,或也可为有兴趣的人提供小小的参
考,遗憾的是很久之前下载时没有记下来处,待下次想起再见时候补上为是。又因文章过长,为
方便起见,分成几部分粘帖。
中国疆域评述
先秦三代
对于三皇五帝的时代的中国疆域,有关的记载虽然都是后人记录的,但从目前已有的考古发现
看,在黄河流域普遍分布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以及在其他地区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大
致可以证实这些传说所反映的历史事实。不过,这些发现也同样证实了当时还不存在能够统治大
半个中国的政权,一般还处在部落或部落联盟的阶段。传说中的夏朝,也就是从大禹的儿子启开
始至最一位君主这一段历史,还有待考古发现的证实。不过从商、周二代的情况看,我们也可以
肯定,当时的夏政权(如果的确存在的话)所能管辖的范围是相当有限的。
甲骨文的发现和研究,证明史书上记载的有关商人的活动和商朝的历史基本是可信的。在商人取
代夏朝前有过八次迁移,商朝建立以后,都城还是经常迁移;但都不出今河南、山东、河北三省
的范围,而且没有到达这三省的全境。当然它的统治区还可能大些,但不会超出黄河中下游的范
围。只是到了末年,商朝的势力才扩展到淮河流域。
周人起源于关中,到公刘氏迁到豳(今陕西橡邑县西)。传至古公颤父(约公元前12世纪)
时,迁至岐山下的周原(今陕西岐山县境)。大约在公元前11世纪,文王(姬昌)建了丰邑
(今陕西长安西南南沣河以西)为都城,又向东迁移了一次。武王(姬发)建的镐京与丰相距不
远。武王灭商以后和其后的成王时代(约公元前11世纪)分封了一大批诸侯国,其范围大致北
起燕山,南至长江中下游,西起关中盆地的西缘,东对山东半岛中北部。以后,各个诸侯国分别
征服了周围的一些其他部族或小国,范围扩大了,西周名义上的统治区也随之有所扩大。
可见,要说商、周时已经统一了中国,那是绝对不能成立的;更不用说在此以前的夏朝了。
那么能不能说商、周时已经统一了黄河流域或中原呢?也不行。因为当时的实际情况是诸侯林
立,还谈不上是统一的国家。即使是由周朝分封的诸侯,它们与周天子的关系也不是后代的行政
管辖及归属的性质,而是“分土而治”的。就拿西周来说,从建国开始,它所控制到的土地就被
分封给大大小小的诸侯国了,天子直接统治区--王畿的面积很有限。而在各个诸侯国中,情况
同样如此,诸侯又把国都以外的土地分组合给本国的卿大夫,自己只直接统治国都。卿大夫也可
以把自己的封地再分封给子弟和家臣。自上到下的层层“分土而治”的结果,是从天子到每一个
最小的受封人都没有多少直接统治的地方。
在商、周的统治区,或者说它们的分封区之外,还有不少其他部族,有的已经形成了原始的国
家,有的还处于部落联盟的阶段。如商朝时,在四川盆地有蜀和巴,长江中下游有楚、濮、南巢
氏、越,淮河流域有淮夷,山东半岛东部有莱夷,湟水流域有羌,陕、甘、川相交地区有氐,北
方有鬼方,渭北高原有戎,东北有肃慎等等。西周时,除了江淮、江汉一带属于商、周系的诸侯
有较大的扩展以外,其他周边地区的变化不是很大。
总之,在当时并无统一可言。在林立的诸侯国和部族之间,也还不存在较大范围的真正统一的国
家。
经过春秋时期(前770-前475年)的激烈兼并,到战国开始时就只剩下十多个主要的诸侯
国了。除了秦、楚、齐、燕、韩、赵、魏这七国外,还有越、鲁、宋、郑、陈、中山等国。到战
国后期,形成了七国争雄的局面。
在各国统治区扩大的过程中,行政区域开始出现,并逐步形成制度。新设置的郡、县都是国君的
直接统治区,与以前的大小封国或封邑完全不同。随着郡、县的普遍建立,“分土而治”过渡到
了“分民而治”,一个国真正成为一个统一体。就这样,统一首先在七国内部完成了。
六国灭,四海一
秦王嬴政十七年(前230年),秦将内史腾灭了韩国。十九年,秦将王翦攻入邯郸(今河北邯
郸市),俘获了赵王迁,赵国亡。赵国的公子嘉逃往代(今河北蔚县东北),称代王。二十二
年,秦将王贲破大梁(今河南开封市),魏王投降,魏国亡。二十四年,秦将王翦、蒙武攻破寿
春(今安徽寿县),俘楚王负刍,楚国亡。二十五年,王贲攻占辽东,俘燕王喜,燕国亡。接着
又攻下代,俘代王嘉。第二年(前221年),王贲自燕南下,攻下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东北旧
临淄),齐王建投降。仅仅十年时间,称雄二百多年的六个诸侯国就从中国地图上消失了。
就在王翦等平定楚国的江南和越国旧地以后,秦军就越过崎岖的山岭和茂密的森林,进入了今浙
江南部和福建,征服了当地的越人政权,设置了闽中郡。秦始皇二十九年(前218年)前后,
尉屠睢率领五十万秦军翻越南岭,开始了对南越人的征服。三十二年,秦始皇派史禄开通了连接
湘江和漓江的运河--灵渠,开辟了通向岭南的水路。秦军再次南下,夺取了今广东、广西和越
南东北一带,设置了南海、桂林和象郡三郡。
三十二年(前215年),秦始皇派蒙恬率领三十万大军赶走了在河套一带的匈奴人,收复了战
国时赵国的旧地。第二年,在阴山以南,黄河以东设立了九原郡,管辖新设的三十四个县(一说
四十四个)。为了巩固北方的边防,又将原来秦国、赵国和燕国的长城连接起来,加以修缮补
建,筑成了一条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沿黄河、阴山,东至辽东(今朝鲜平壤西北海滨)的
万里长城。
在西南,秦朝以成都平原为基地,向西、北两方面扩张到了今大渡河以北和岷江的上游,占据了
邛(今四川荥经县东一带)、作(今峨边县一带)、冉(今松潘县一带)和毵(今茂汶县北一
带)等部族地区。向南又开通了一条“五尺道”,从今天的四川宜宾延伸到云南的曲靖,并在沿
线控制了不少据点,设置了一些行政机构。
这样秦朝拥有了北起河套、阴山山脉和辽河下游流域,南至今越南东北和广东大陆,西至陇山、
川西高原和云贵高原,东至于海的辽阔疆域。能在如此大的范围内建立起一个统一国家,这在中
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但是也应该看到,并不是在秦朝的全部疆域中都已经达到了如此程度的统
一。在南方新占领区,秦朝还没有取得完全的控制。在今天的浙江南部、福建、云南、贵州、四
川南部、广西西北等地往往只控制了交通线和沿线的据点,当地的部族的“君长”依然保持着他
们的权力。
这个帝国也没有像秦始皇设想的那样维持“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就在他死后的第二
年(前209年),陈胜吴广就在大泽乡(今安徽宿县东南)揭竿而起。各地农民纷纷响应,六
国贵族也趁机起兵,当年关东(函谷关以东,指今河南灵宝、太行山一线以东)的大部分已不在
秦朝的统治之下。到公元前206年,刘邦、项羽的军队先后进入咸阳,秦朝就灭亡了。如果从
秦灭六国算起,到陈胜、吴广起义爆发,秦朝的统一维持了十二年。如果从秦始皇完成疆域的开
拓算起,统一只保持了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