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主题 : 想起格非
级别: 新手上路
显示用户信息 
0  发表于: 2002-07-04   

想起格非

   初次见到格非是在高三的时候。他来我校紫薇文学社作讲座。
   他来了。就坐在我的面前。
   小小的会议室里挤满了人,格非开始讲话。从他创作小说开始,到文风的转变,到出名,到
被冠以先锋派小说代表,最后到他现今正在创作的《欲望的旗帜》。
   他的谈话谦虚而平和,话语很快,但很亲切与友善。当时的我只知道格非,却并未看过他的
作品。对于一个作家来说,未看过他的作品,就等于是一无所知。
   可以开始了自由提问了,听着格非一个个回答别人的问题,诸如“怎么看余华”,“你承认
自己写的是先锋文学吗?”之类。等到这一切都完了,已经快晚上10点,格非要走了。我的几个
爱好文学的朋友忙拿了这几天
刚买的《格非文集》走上前去要求签名。自然,他们的要求得到了满足。
   那天晚上回家很晚,心里又想着许多事情,至今记忆深刻。
   直到后来才陆陆续续地看了格非的几部小说,只觉得他的小说文体独特,语言似奇亦幻,很
难读,也很难懂。在他的作品中,尤其是几个中篇如《风琴》、《青黄》,总是飘忽着某种偶然
的“不确定性”和“可怀疑性”。它们迷离飘忽,若有若无,难以把握。



                                     
                                  一面湖水
级别: 风云使者
显示用户信息 
4  发表于: 2002-03-14   
回复:
  喜欢他在〈没有人看见草生长〉的最后一段

  现在,我似乎心力衰竭,我没有力量来仔细回忆那个夜晚的月色,对于爱情这个似是而非的
字眼,我没有更好的见解,当我在追忆那些不可重复的往事时,我的干涸的心灵常常被〈圣经〉
的氛围所困扰,在这个问题上,我宁愿信奉一句古老中国的伟大格言,叫做:
  爱情象流水。
级别: 风云使者
显示用户信息 
3  发表于: 2002-03-14   
回复:
  〈迷舟〉没有迷幻般的感觉,因为格非行文的脉络非常清晰,一是战事的推进,二是萧于杏
的私情。到最后,私情暴露,杏被废并赶回娘家,而萧因去榆关看望杏导致为怀疑为通敌而被警
卫员枪杀。这样两条线有了一个交叉。虽有些突兀,但并不迷幻。
  倒是他的另一些短篇小说象〈追忆乌攸先生〉,〈陷阱〉很有迷幻色彩。我想格非是刻意用
这种跳跃式的思维和场景切换的吧。甚至连人物,棋,牌,黑桃,都让人感觉非常神秘,捉摸摸
不透,看这些文章时我甚至觉得和当初看〈苏菲的世界〉有类似感觉。他要表达的,分明是一些
难以解读的哲学命题。
级别: 新手上路
显示用户信息 
2  发表于: 2002-03-06   
回复:
    国内的小说阅读的不多,虽然知道余华,苏童,格非都是当代的先锋作家,但除了余华略有
涉及之外都没有接触过。说起格非,以前上小说艺术的时候听老师讲过他的《迷舟》(可能是沉
舟,记不清了),那是对博尔赫斯的一种模仿,也设置了许多断线,迷一样的东西,文本留下的
是众多的可能性,并不期望你能够从中找到答案。这也是对我们惯常的阅读习惯的挑战吧。一年
前在纯真年代书吧我们在上伽达默尔的英文原著课,中间休息的时候老师在外面打招呼,一会儿
进来后说格非也在包厢外面的一桌人中间,我走出去看到那边有三四个人在清谈,只是不知道哪
一个是格非。后来在书吧里翻到了格非文集,有一张作者像才知道是一个带着眼镜的偏瘦的中年
人。
   这位兄弟,你是海高毕业的吧,不知现在大几了,海宁可是才子辈出啊。
我常常在醒来时
忘了今天是哪一天
级别: 新手上路
显示用户信息 
1  发表于: 2001-12-11   
回复:
这是大一的时候写的一点文字。
现在贴出来,看来还有些幼稚。
但是,回忆是真实的。
我时常会想起那些引导我
走向文学世界的每一步。
每次想起,都觉得弥足珍贵。
虽然,到现在,
我都是一位失败的笔者。
还时常陷于文字的世界中无法自拔。
但我知道,这条路没有尽头。
我也不像张望,路的尽头。


                                     
                                  一面湖水
描述
快速回复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