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生于西域碎叶,五岁人蜀,生
活于龙门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幼通诗书,好击剑,任侠尚义,曾与隐土东严子同在岷山隐
居数年。二十五岁离蜀,漫游襄、汉、齐、鲁,流寓安陆(今属湖北),在任城(今山东济宁)与孔
巢文等同游于徂徕山,号“竹溪六逸”。天宝元年,奉玄宗召入京供奉翰林,曾草《答蕃书》,
辩若悬河。在长安,与贺知章等为酒中八仙之游,贺称其“此天上谪仙人也”。由于权贵高力
士、张(左王右追(去掉走之)。音dui)谗毁,被玄宗疏远,恳求还山,浮游四方。曾在齐州紫
极宫学道,又曾与杜甫、高适同游,登吹台,慷慨怀古。安史之乱中,在庐山参加永王璘幕府。
璘与肃宗争权兵败,李白以“附逆”罪被株连入狱,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行至巫山,遇赦得
释,回浔阳(今江西九江)投奔族叔当涂(今属安徽)县令李阳冰,病死其家中。其诗继承诗骚传
统,在现实主义的基础上,发展了积极浪漫主义精神。既善于用飘逸的笔势“想落天外”的想象
力,抒发自我,状写景物,赞美友情和叙写战争场面,反映了广阔的自然景象和社会生活;又善
于用高昂的笔触,表达对权贵的蔑视、对黑暗的憎恨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尤其善于把神话、幻
想和夸张奇妙地结合在一起,产生了像《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梁甫吟》、《远别
离》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名作。在语言方面,善于汲取民歌精华,形成了生动、明
净、华美而自然的风格,造诣之高,功力之厚,为后代诗人所难以企及。在诗歌体裁方面,是七
绝“有唐第一人”,七古也堪称独步。在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史上,上承屈原,下启苏、辛,沾溉
后世,达到了浪漫主义艺术的顶峰。
唐代诗人。被称为“诗圣”。字于美,少于河南巩县瑶湾。晋代长安杜陵人,杜预后裔,唐
初诗人杜审言之孙。自称“杜陵布衣”。从小受儒学诗礼的薰陶,二十岁后漫游吴、越、齐、
赵,与李白结识,建立友谊。天宝三年(745),曾向明皇献三大礼赋,受到赞赏,但求仕之路未
通。困居长安少陵近十年,故又自称“少陵野老”。安史乱起,投奔肃宗,拜为左拾遗。乾元二
年(759),关内大饥,抛弃官职,举家逃难入蜀,营草堂于成都浣花溪畔,被友人严武推荐为节
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后来买舟东下,漂泊夔州(今四川奉节)。大历
三年(768)离夔,流浪荆湘。大历五年(770)死于湘江一条小船里。“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的抱负和“穷牛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情怀,使其诗具有深厚的现实主义基调,真切地反映了
唐王朝由盛入衰的转折过程,和安史之乱前后动荡不宁的社会现实,揭露了“朱门酒肉臭,路有
冻死骨”的尖锐的社会矛盾。同时,从中又可以看到他的人生和创作道路,领略深刻的人道主义
精神。因此,杜诗可以证史、补史,被称为“诗史”。在艺术成就上,语言和音钧的运用,均达
到了空前的高度,具有沉郁顿挫的风格。“话不惊人死不休”,杜诗遣词用字之工,达意表情之
切,都堪称绝妙。对各种诗休的运用皆极精工,又创迫了长达百韵的排律。他的诗内容广泛,意
蕴深长,可谓“地负海涵,包罗万汇”(明.胡应麟语),实是中华民族文化,尤其是唐代文化的
精髓,不愧“诗圣”的称号。韩愈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评价最为防当。朴诗现存
一千四百多首,《三吏》、《三别》、《兵车行》、《丽人行》、《咏怀五百字》等皆为不朽的
名篇。历代杜诗的各种注本、选本极多,其影响遍及世界,有各国语言的多种版本。研究杜诗成
为一种专门学问,称为“杜诗学”。
[wdb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