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象是个心理学名词。
1 表象(image)
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的再现。
表象通常体现为记忆效果,表现在回忆中。人在思维时也常常伴有对事物的表象,而且有时对某些事物的解决还有赖于表象的帮助。
表象是在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感性形象,具有鲜明的直观性。但它不同于后象,因它是在回忆中表现出来的。同时表象一般是在综合过去同一类事物的多次感知的基础上形成的,并可以用词作标志,因此又具有概括性。
表象是从感知到思维的中间过渡环节,在人的信息加工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2 表象(Medal Image)亦称意象。包括通常所说的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普通心理学认为:表象是事物形象在头脑中的反映,在认知心理学中,表象不仅信息加工的成果,也是信息加工的过程。
这是专业说法。下面我用自己的语言来浅白地说,就是回想时出现在脑中的形象,差不多就这么个意思。记单词时,会有不同的表象储存在脑中。听到单词的声音,回想时想出它的声音,这就是声音表象。看到单词的字母组成,回想时也会想起它的字母组成的样子,就是视觉表象。听力不行,就是没有建立听觉表象系统。从完形心理学的角度看,我们要提高完形程度:先从字母开始(这是最低的完形程度),然后就是单词(较高的完形程度),再就是句子(高级的完形程度),再高一个级别,就是通篇把握的能力。阅读用的是视觉表象,听话时用的是听觉表象,它们不是一个系统。阅读比听力容易的地方,就是它的表象系统容易建立,而且可受自己控制(反复去读)。 但听就不行,转瞬即逝,脑中没有句子这一级别的听觉表象系统,根本不可能听懂。这就是有些人为什么要背句子的原因。
那么,听的时候一定不要看文本!
为什么? 目的就是建立这个听觉(或叫语音、声音)表象系统。千万法就是走了这么一条路。它先建立听觉表象系统。但它没去听单词,直接听句子了。听都能懂了,再建立视觉表象系统就很容易了。所以,听的时候决不依赖文本,才能建立一个真正的听觉表象系统。否则,所谓的听懂,就是假的……
这是我的分析,不一定完全准确。
[ Last edited by 竹影无风 on 2004-2-6 at 21: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