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主题 : [原创]我们还会不会抒情
级别: 新手上路
显示用户信息 
0  发表于: 2003-08-23   

[原创]我们还会不会抒情

  读硕士时,同舍有一古典文学专业才子,好即景引诗。推窗辄曰:“殷勤昨夜三更雨,换得浮生一日凉”,揽镜曰:“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自省”。室友们每折服于其博学敏思,但也常常是一脸迷茫,文言文有时是听不明白的。有次我便在他掉完书袋后问:“你就不能引现代诗吗?”他笑而不答。

  其实我不是不知道现代诗没几句人话,只是觉得引古诗如穿雨衣洗澡般不痛快。与人辩论时我倒愿意引用崔健的歌词,享受那象刀子般直捣黄龙的犀利。这样的快感是马斯洛笔下的“巅峰体验”,难得经历,因为优秀的歌手和歌词实在太少,尤其是抒情类的。生平最怕之事,是人向你倾诉时深情地引用流行歌词,奶油里咬着苍蝇的感觉。在无主题变奏的散文时代,抒情的诗性已然泯灭,诗边缘成了现代诗,或堕落成了流行歌词。

  住进浙大西溪的博士楼后,惊讶于音乐及电影爱好者之少,书生四艺琴棋书画,如今已零落成博士楼头断续的笛声、赤膊而战的象棋局及壁上张贴的几个大字了。这里日后将走出宪法学、文艺学、比较文学、古典文献、中国古代史等各路专家,却定然走不出苏黄米蔡般倜傥文人了。当今博士的使命是专家,古代官员的身份是文人,真是有意思得很。

  后现代诸家爱用“失语”一词,其实失语已为现代国人普遍症状。80年代末90年代初常能见边走边唱粤语歌者七分沉醉三分得意(笔者时亦不能免俗),知之者谓其唱得真象,不知者谓其何求。现在则流行英文歌,每可见有能唱至字正腔圆者,只是不能会其意。就像晨练老人们手执的太极剑,美则美矣,但若换成扫帚似亦不碍健身。当然国语歌一直是主流,但它99%是情歌,情歌99%是失恋歌,满街都是失恋的人吗?

  抒情还是不抒,不应该是问题。如何抒情,却已成无解之题。榕树下社区曾有一斑竹让虫子们推荐可看之书,有只帖子令人绝倒:“小学教科书,愤怒的起源。”我们自小学至大学,受过抒情教育吗?我们有无资格嘲笑古代私塾背诵经典的小孩?十几年寒窗,我们的耳朵被灌进了知识,却没有思想;灌进了思想,却没有情感。知性的耳朵支着,感性的耳朵聋了。

  此官灭而彼官明。春秋晋国琴师师旷为练琴至化境,不惜刺目至瞎而使耳聪。但唯有耳和舌的关系不同寻常,十聋九哑。中医讲耳为肾之官,肾为先天之本,耳亦先天之本,聋了感性的耳朵,我们抒情的嗓子哑了。

  庄园时代已逝,田园牧歌式的诗时代远去了。不论我们如何怀念18世纪英国举家围炉读诗的氛围,我们已被揽入一盘散沙的散文时代的怀抱里。昨晚与友人共赏杨德昌的《一一》,我将片名解毒为一个一个,童年、青年、中年和老年各自为阵,友人则认为那个专拍摄人后脑勺的孩子是片眼,孩子想让人看见他自己看不见的另一面。所以,应解为一半一半。

  都对吧。
史学博士<br>喜欢乘着文字飞翔,醉了让音符扶着回家<br>优游社琴酒相候http://www.wokankan.com/bbs/forum.asp?forum_id=1690<br>QQ:35435834<br>
级别: *
显示用户信息 
1  发表于: 2003-08-24   
回复:[原创]我们还会不会抒情
我觉得吧,
抒情并不是诗的首要任务,“诗言志”,古人是这么说的;
“文章千古事”,光是抒情,分量就不够了。
古代私塾背诵经典的小孩当然没什么可嘲笑的,但他们受的也不是抒情的教育。
“凡饮井水处,即歌柳永词。”大家都唱流行歌曲,也不能说是诗歌的堕落。
时尚文化是多元的,易变的,诗要是跟不上潮流,就只好在边上歇着,
反正“诗穷而后工”嘛。
级别: 新手上路
显示用户信息 
2  发表于: 2003-08-24   
回复:[原创]我们还会不会抒情
谢蛙王关注我的帖子

其实本文无意探讨诗歌功能问题,比起现代诗的边缘化,国人的失语问题要严重多了

“诗缘情”与“诗言志”历来是中国古代诗歌两大命题,并行而驰,难分轩轾;探讨孰轻孰重,不是一张小帖可以胜任。但一点可以确认,诗歌的抒情功能在我们传统中的多数时间,是突显的。

都唱流行歌曲,自然不是诗歌的堕落,因为唐诗宋词本也可入曲。但我们现在只唱流行歌曲,没有更美好和真实的表达方式,便只好说是诗歌的堕落了。

古代抒情性质的童蒙读物略举如下:诗经、千家诗、唐诗三百首,比起我们的小学课本,质量可要高多了
史学博士<br>喜欢乘着文字飞翔,醉了让音符扶着回家<br>优游社琴酒相候http://www.wokankan.com/bbs/forum.asp?forum_id=1690<br>QQ:35435834<br>
描述
快速回复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